Q345B鋼管優化工藝參數,減少管身重皮
合理控制澆注溫度和機身冷卻水進出口溫度,縮短兩次澆鑄之間的間隔時間??刂茩C身冷卻水進口溫度為28-36℃,出口溫度為50-57℃。
在水冷金屬型離心鑄造工藝中,應防止過高的澆鑄轉速,調整適宜的翻包速度和主機走速;確保管模的打點的深度為0.25-0.3mm、直徑為4-5mm、點與點邊緣間距為0.5-0.7mm。
控制原料加入,降低夾渣缺陷
為解決降低鋼坯中的含硫量,減少硫化物的產生,應控制W(S)<0.02%;適當提高澆鑄溫度,有利于夾渣上浮;球化劑中稀土含量不易過高,稀土含量控制在1-2%為宜;加強鋼坯的扒渣和擋渣效果;鋼坯中的殘鎂流量不易過高(控制在0.035-0.045%),以減少鋼坯表面氧化。
通過采取以上相應措施,無縫鋼管的質量得到明顯改善,裂紋、重皮、夾渣缺陷大為降低,減少了廢品,大幅提高綜合成材率。